2022年12月20日,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暨聲學與海洋信息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2022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副局長庫衛群,中科院重任局海洋技術處處長沈剛、副處長吳園濤,中科院聲學所所長李風華研究員、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倪宏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何琳院士、張仁和院士、馬遠良院士等17位委員,實驗室主任王海斌研究員、副主任汪俊研究員、王光旭研究員、秦繼興副研究員,以及實驗室科研骨干共4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通過現場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召開,科技發展部主任周城光主持會議。
庫衛群首先對學術委員會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是中科院黨組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任務,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關鍵舉措,同時也是中科院內生動力、自我改革的契機。他著重強調,實驗室要“做大事”、“擔大任”、“成大器”,注重人才培養和體系化的科研布局,并發揮“標桿典型”作用,“室為高地”,帶動全所發展。
李風華代表中科院聲學所致歡迎辭,對學術委員會各位委員表示熱烈歡迎及衷心感謝,希望各位委員對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建言獻策,共同推動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并在行業中發揮更大作用。
張仁和殷切希望各位學術委員和專家對實驗室“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要求。
倪宏宣布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并宣讀了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名單。
王海斌作年度工作報告,內容包括實驗室在科研工作、平臺建設、合作交流、運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介紹了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重組進展和組建成效,以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牛海強研究員、張秀梅研究員、李軍鋒研究員、劉拓副研究員和趙越助理研究員分別作《深度學習淺海地聲參數反演》《海底原位聲速和電阻率測量技術研究進展》《3D 聽覺呈現技術研究進展》《損耗引起的手性反轉聲輻射及其應用》和《淺海掩埋小目標時域電磁探測分類技術》學術報告,展示了實驗室本年度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學術秘書胡承昊助理研究員匯報了2021年度開放課題的執行情況和2022年開放課題的申請情況。
與會專家委員對實驗室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在發展目標、前沿布局、體系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希望實驗室在未來繼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強推動跨學科學術交流,深化聲學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
何琳指出,實驗室對國家海洋信息體系能力建設責無旁貸,要發揮在本領域的牽頭作用,組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高端學術論壇,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引領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方向,不斷服務國家建設。
最后,王海斌作總結發言,他表示實驗室將牢記初心,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學術交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構建以實驗室為“強核心”、有生科技力量“大協作”的創新鏈條,使得實驗室在發展新征程上持續產出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滿足國家重大需求。
李風華致辭
王海斌作工作報告
學術委員會委員討論
參會代表合影